12月1日-13日,图书馆在一楼中心花园举办了“石桂利木板年画”展。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年画中门神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守门将军”的门神雏形。随着唐代佛经版画的发展和雕版技术的成熟,宋代出现了专门售卖年画的“画市”。宋金时期出现了“四美图”这样精美绝伦的木刻版画,被誉为现存最早的木版画。清道光年间,《乡言解颐》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年画”一词,从此,“年画”就拥有了固定含义,即是指木版彩色套印的、一年一换的年俗装饰品。
年画取材于世俗社会生活,题材无所不包。据统计,各种题材画样多达两千多种,有历史故事类、神话传说类、世俗生活类、风景名胜类、实事新闻类、讽喻劝戒类、仕女娃娃类、花鸟虫鱼类、吉祥喜庆类等等。
现在,传统年画随着传统习俗的改变和社会现代变革,出现了濒危局面,传统手工制作的木版年画被机器胶印所取代。现代化的发展,使民居的建筑格局也发生了极大改变,传统年画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正带着昔日农耕社会田园牧歌的一抹余辉,艰难地行走在仍在城市化着的乡村以及城市中传统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中间。
为让观众切实体验木版年画制作中的一个环节,莱芜非遗的传承人石桂利还在现场进行了印制展示,观众现场参与年画制作,与画师互动,观众不仅能看,还能亲手参与制作,在体味传统中国文化韵味之余,还能带走亲手印制的年画。
|